全国服务热线:400-0379-440

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

成都国光热红豆红绿皮小火车带火南博山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11-25 808 次浏览

  这是今年入秋以来最冷的一个早晨。6:52,从淄博站始发的7053次列车车厢内一片热闹。今年62岁的许曰良,是拥挤人群中的一员。5年多来,他每周都约三五好友乘坐7053次小火车,已逛遍沿途各站点的山山水水。今天,他的目的地是南博山站,任务有两个,一是赶南博山集,二是看红叶。记者跟随他的脚步,一路感受小火车给驴友和沿线居民带来的深刻变化。

  南博山站,是小火车途经的辛泰铁路位于淄博的最后一站。因为物产丰富、风景宜人,成为驴友们的重要目的地。南博山站离南博山集很近,许曰良对记者说:“现在是南博山最美的季节,今天凑巧是南博山大集,先去赶集再看红叶,你们来对了。”

  许曰良对南博山大集上的特产如数家珍,除了地瓜、花生、核桃,他最喜欢那里的红豆和葱。据许曰良介绍,南博山大集上的红豆都是当地农民种的,与超市里卖的粒大、色亮的红豆不同,南博山的红豆粒小、颜色深,熬出来的稀饭有一种特殊的香味。现在正好是新红豆下来的季节,大集上一定有卖的,许曰良的目标之一就是红豆。他还喜欢南博山大集上的“鸡腿葱”,这也是很少见到的一种葱,个矮,叶短,葱身很实,葱根有个大疙瘩。这种葱是个老品种,很辣,炒菜时如果用做葱花烹锅,特别香。立冬前后,这种葱开始上市。许曰良今天只是去看看,没有把握一定能买到。

  小火车向东行至临淄,掉头南下到达南仇站,这也是小火车从淄博站发出后个可以上下乘客的站点。可能因为周末,南仇站约有200人上车。许曰良一直在朝车门张望,他说在等他的老伙计。许曰良说的老伙计名叫相建民,今年65岁,临淄人,平时住张店。这个月,相建民正好在临淄老家照顾老母亲,便与许曰良约好在南仇站会合。

  相建民也非常喜欢乘坐小火车,他最喜欢南博山的特有苹果品种小国光。这也是个老品种,由于产量低、色泽差,这个品种卖不上好价钱,因此种植越来越少。相建民喜欢这种苹果,因为它又酸又甜。他说:“吃这种苹果,仿佛回到了童年,那才是小时候吃的苹果味。”

  在齐鲁石化工作的李师傅今年55岁,老家甘肃,198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齐鲁石化。作为一个在淄博工作30年的外乡人,他对小火车有一种特殊感情。刚到淄博时,他次去泰山旅游,乘坐的就是这趟列车。现在,这趟车又成为他周末休闲出行的必选出行方式。他同样在讲述着南博山各种好吃的物产、好玩的地方。

  小国光、红小豆、鸡腿葱,还有山核桃、花生米、花椒皮,3个小时的车程,记者在车厢内听到了很多关于南博山的故事,禁不住对那里心驰神往起来。

  大约9:50,小火车刚刚在南博山站停稳,车门一开,人们争先恐后下车,车厢里继续前行的乘客连三分之一也不到了。此时的小站内到处是人。正如许曰良所说,今天坐火车来的,一是赶南博山集,二是看红叶。

  从张店来的陈倩和崔向玲是好朋友,趁着周末她们拉着一个带轮儿的大包去赶集,显然是有备而来。山药豆、山核桃、大鹅蛋,还有地瓜、萝卜,一会儿就装了一大包。她们把东西寄存在山下老乡家里,然后朝着笔架山上的那抹红叶进发。

  漫步在南博山大集上,终于找到了相建民说的小国光。守着一堆小国光苹果售卖的是张家台村的房洪师。张家台村离南博山大集约1.5公里,房洪师种了50多棵小国光苹果树,所产苹果赶几次大集就能全部卖掉。他说:“老品种,老口味,来买这种苹果的越来越多,不少人都是坐下火车来的。”记者看到,每个小国光苹果都套着塑料袋。房洪师介绍说,苹果还在树上杏大一般就套袋了,这样避免虫咬鸟啄,喷洒叶面肥也喷不到苹果上。

  与房洪师一样,也在卖小国光苹果的还有博山镇上结老峪村的国先亮。不同的是,国先亮走的两头路线,一头是传统的品种,比如小国光,一头是新品种,比如印度青苹。国先亮的水果摊上还有水果山楂,个头不大却非常好吃。今年8月10日,利奇马台风到来之前,降雨量不到正常年份的一半。由于干旱,国先亮种的水果山楂产量大减,品相也不如以前。小国光产量也受到了影响,但价格比去年高,现在卖到6元一公斤。

  南博山大集上,71岁的马兆军和老伴在卖红豆、地瓜。他来自附近的青杨杭村,一次赶集带来的红豆只有十来斤,都是老两口种的。这些红豆两三个顾客就买光了。马兆军说:“从张店、辛店坐小火车来赶集的不少,这点红豆不愁卖。收入不多,但够零花钱了。”

  在南博山站下车,一眼就能望见青龙山上的红叶。南博山西村张悦信家,位于进出青龙山的路旁。张悦信今年67岁,在家侍弄2亩多地,地里种了地瓜、红豆、黑豆、黄豆,还种了一些蔬菜。虽然他家离南博山大集很近,但他却从来不赶集卖东西。他说:“用不着上集,不是有来买的,就是有来收的。”这些来买的、来收的,不少就是坐小火车来的驴友。几天前,张悦信在院子外面晒红豆,让一帮从青龙山下来的驴友看到了,非要买。张悦信告诉他们:“不是不卖,还没晒干呢。”这些驴友也不嫌,五六个人共买了30多斤,张悦信一年收获的红豆也就100来斤,一次就销掉了三分之一。张悦信说:“坐小火车来的驴友越来越多,红豆简直不够卖的。”张悦信家院子外面晾着很多地瓜干。三斤地瓜晒一斤地瓜干,一斤地瓜干卖9毛钱,一斤地瓜至少一块钱。卖地瓜干很不合算。张悦信解释说:“没办法,有些地瓜开裂,品相不好,只好擦成地瓜干,这些地瓜干是酿酒的好原料,很多来收的。”

  今年80岁的尹庆福,也是南博山西村人。虽是耄耋老人,却丝毫不显老态。记者见到他时,他正推着推车赶集回来,萝卜、地瓜、油菜、小白菜已卖完,只剩了一把蒲公英。他说:“种点地,活动活动,赶集不少卖钱,很多驴友都知道我们这里三八大集。”

  小火车带来的源源不断的人流,带动的不仅是各种土特产的热销,也带火了农家乐、小饭店。陈倩和崔向玲寄存东西的老乡家就开有一个饭店。她们选择在那里吃午饭,不仅是可以寄存东西,更重要是能够吃到当地的野菜、山鸡蛋、豆制品。南博山水质好,这里做的豆腐远近闻名,很受欢迎。陈倩说:“能吃光的吃光、能带走的带走。来这里吃饭,就图一个新鲜、健康。”

  每天经过南博山站的绿皮小火车,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人流,带走的是源源不断的物产。附近的乡亲们用汗水浇灌的果实,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和真真切切的幸福。